职业环境:特定职业的 “致癌暴露” 与防护

2025-09-27 05:02:59       3802次阅读

职业环境中的致癌暴露与科学防护

引言

在现代社会,癌症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已知风险因素外,职业环境中的特殊暴露同样显著增加了部分人群的患癌风险。许多职业由于长期接触特定的化学物质、粉尘、有害气体甚至辐射,不仅面临职业病的危险,更需警惕各种与暴露相关的恶性肿瘤发生。深化对职业致癌暴露与防护措施的理解,是保护一线从业者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癌症的关键举措。

一、职业致癌物的种类及诱发机制

许多行业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已知或潜在的致癌物。常见致癌物主要包括化学物质(如苯、氯乙烯、石棉、甲醛等)、矿尘(包括煤尘、硅尘)、放射性物质(如氡气)和某些生物性因子。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损伤遗传物质(DNA),诱发基因突变,或通过慢性刺激、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不同致癌物的作用方式复杂多样,譬如,苯可损伤造血系统,石棉可沉积于肺部并且在数十年内慢慢诱发肿瘤,而氡气则通过放射性作用引发肺组织DNA受损。

二、典型职业与高风险暴露

各行各业中,与致癌暴露密切相关的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以下是常见几类高风险职业及其所面临的主要致癌因素与关联肿瘤:

建筑及装修行业从业者常常接触到石棉、甲醛、苯等材料。这些物质与肺癌、间皮瘤、白血病等疾病关联密切。例如,石棉过去广泛应用于建材生产和房屋装修,其细微纤维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长期蓄积,数十年后可能导致间皮瘤等恶性肿瘤。甲醛作为胶合板、涂料中的常用成分,吸入过量时对呼吸道及血液系统均有不良影响,长期高暴露则有致癌风险。

矿工及粉尘作业者长期处于煤尘、矽尘、氡气等环境。煤矿工人由于吸入煤尘,易患尘肺,并有进一步恶变为肺癌的风险。石材开采、加工行业也有类似风险。此外,氡作为一种地下放射性气体,在密闭矿井内可高度积聚,吸入后增加肺癌风险。

化工、染料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面临苯系物、苯胺、氯乙烯等有机化学品的慢性暴露。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随着代谢过程产生有害活性物,持续累积可能诱发膀胱癌、肝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染料厂、塑料厂、化工研究人员都是这部分高危人群的代表。

三、主要职业致癌物的具体特性与危害

石棉具有良好的阻燃和隔热性能,长期以来在建筑行业广泛使用。其危害主要在于石棉纤维极易被吸入呼吸道后沉积于肺部,时间久远后不仅可导致肺间皮瘤,还可能引起石棉肺、肺癌等严重疾病。

苯及其衍生物是化工、制药等行业中的基础原材料。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并集聚在骨髓等造血组织,引发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肿瘤。

氡作为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气体,在矿业、隧道和地下工程中形成高浓度环境,对肺部危害显著,是继吸烟之后导致肺癌的又一重要环境因素。

甲醛则广泛用于建筑、家居装饰中。吸入高浓度甲醛会刺激呼吸道,长期慢性暴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导致鼻咽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四、科学的防护与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职业致癌暴露,为一线工人和相关技术人员构建科学合理的健康防护屏障显得至关重要。有效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与尘埃治理。对易产生粉尘、气体的环节增加吸排风设施,定期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确保在安全标准范围内。

为高危从业者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化手套与防护服等,并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做到早期发现健康异常。

开展健康宣教,使工作人员了解有害物质的性质及防护要点,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推动工业流程绿色改造,优先替代高危材料,推广无毒、低毒原料与工艺,减少源头暴露机会。

对高风险行业实施严格的职业病监测和法规管理,建立职业病专门档案,保障工人发现疾病后能够获得及时救治和相应赔偿。

五、广大劳动者如何自我保护

工人在日常职业活动中,也应主动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例如,规范穿戴防护用具、保持作业环境良好通风、工作后及时清洁个人卫生等。此外,定期参加健康体检,及早筛查相关肿瘤标志物和体征,尤其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结语

职业环境中的致癌暴露是部分实体肿瘤发病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科学防控不仅要依靠企业与社会的合力,也需要每一位从业者共同关注并积极行动。通过科学管理、有效防护和健康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致癌风险,守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邓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下一篇胰腺癌的诊断
上一篇肺癌术后是否要行免疫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