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症状、治疗与预防的科普解析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从乳腺癌的症状、治疗原理及预防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科普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了解这些细微变化对于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
乳房肿块:这是乳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肿块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肿块大小不一,以2-3厘米较为常见。 乳头溢液:乳头可溢出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或血性等液体,尤其是单侧乳头溢液需高度警惕。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侵犯皮肤时,可出现“酒窝征”和“橘皮征”。前者是由于肿瘤侵犯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并牵拉皮肤所致;后者则是由于皮下毛细淋巴管被堵塞,造成皮肤水肿和毛囊处凹陷。 乳头及乳晕改变:乳头可能出现扁平、回缩、凹陷或朝向改变等现象,有时还会出现湿疹样改变,如瘙痒、脱屑、糜烂等。 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常伴随同侧腋窝淋巴结的肿大,晚期可能出现对侧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晚期因癌细胞转移可出现多器官病变,如肺转移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 二、乳腺癌的治疗原理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旨在通过综合手段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可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等。手术旨在切除肿瘤及其周围可能受累的组织,减少复发风险。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根据治疗时机可分为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等,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内分泌治疗: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药物有三苯氧胺、托瑞米芬及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细胞中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药物。靶向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免疫治疗: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等难治型乳腺癌,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虽然目前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放疗和中药治疗: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风险。中药治疗则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改善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乳腺癌的预防策略 乳腺癌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应提前进行乳腺癌筛查,如具有家族遗传史、未生育或晚生育、重度乳腺增生等人群。普通女性也应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体检,包括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避免肥胖,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避免雌激素暴露: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雌激素替代疗法等。同时,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因为流产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骤变,增加乳腺癌风险。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乳腺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此,鼓励女性进行母乳喂养,并适当延长哺乳时间。 心理调适:精神刺激和长期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女性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综上所述,乳腺癌虽然可怕,但通过了解其症状、治疗原理及预防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杨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