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之肿瘤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因此,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除了手术、化疗、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外,支持性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本文将详细阐述胰腺癌支持性治疗中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一、胰腺癌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1.胰腺癌疼痛的机制:胰腺癌患者常伴有中重度疼痛,其疼痛主要来源于肿瘤的直接侵犯、周围神经受压、炎症反应等。胰腺癌疼痛复杂多样,包括持续性疼痛、间歇性疼痛、夜间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疼痛评估:对于胰腺癌患者,应定期进行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等。评估工具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字评分量表(NRS)等。
3.多模式镇痛:胰腺癌疼痛的治疗应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放疗等。药物治疗是疼痛控制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等。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胰腺癌导致的内脏痛和躯体痛。对于部分患者,放疗也可用于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4.个体化治疗:胰腺癌疼痛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综合考虑疼痛程度、药物耐受性、合并症等因素。同时,应重视疼痛的动态评估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胰腺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1.胰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胰腺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主要原因包括肿瘤消耗、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厌食、恶心呕吐等。营养不良会降低患者的耐受性和预后,增加并发症风险。
2.营养评估:对于胰腺癌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体重、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评估工具可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等。
3.营养支持策略:胰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应遵循"五阶梯"原则,包括饮食指导、口服营养补充(ONS)、管饲营养、部分肠外营养(PPN)和全肠外营养(TPN)。饮食指导是基础,应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口味偏好等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对于营养不良高风险患者,可考虑ONS或管饲营养。在特定情况下,如消化道梗阻、严重吸收不良等,可采用PPN或TPN。
4.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胰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应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时调整,包括营养指标的变化、胃肠道症状的控制等。同时,应重视营养支持的并发症管理,如导管相关性感染、肝功能损害等。
总之,胰腺癌支持性治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耐受性和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作为支持性治疗的核心内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并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为胰腺癌患者提供全面、规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康希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