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同类型淋巴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各异。在众多淋巴瘤类型中,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简称BL)以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阐述伯基特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
伯基特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
伯基特淋巴瘤最初由Denys Burkitt于1958年描述,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细胞形态:BL的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质比例高,核仁明显,胞浆嗜酸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
组织结构:BL的细胞排列紧密,形成典型的“星空样”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于肿瘤细胞间有大量吞噬凋亡细胞的巨噬细胞(称为星空细胞),形成星状空隙。
核分裂象:BL的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核分裂象多见,核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可达90%以上。
间质成分:BL的间质成分较少,主要由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构成,缺乏明显的纤维化。
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
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
染色体易位:BL中常见的染色体易位是t(8;14),导致c-MYC基因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融合,激活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
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约30%的BL患者中可检测到EBV感染,EBV感染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转化。
免疫功能异常:BL患者常伴有HIV感染、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异常,这些因素可能导致B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化。
遗传因素:部分BL发病患者的与遗传因素相关,如家族性BL综合征等。
伯基特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伯基特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好发于颌下、颈部等部位。
消化道受累:约30%的患者可出现腹部肿块或肠梗阻症状,如腹痛、腹胀等。
骨髓侵犯:约20%的患者可出现骨髓侵犯,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约10%的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
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伯基特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伯基特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ODOX-M、R-CHOP等。对于部分高危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为B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综上所述,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发病机制。通过了解其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对BL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张玲玲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