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一种源自 B 细胞的惰性肿瘤
引言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一种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的惰性 B 细 胞肿瘤。它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以其在淋巴组织中的特定生长方式和病理特征 而得名。本文将详细介绍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原理、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式,帮 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病理原理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结节状或弥漫性浸润,而 表皮通常不受侵犯。在低倍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结节状生长,这些结节由不 同比例的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中心细胞的核具有裂沟,称为小核裂细胞,而中 心母细胞则细胞较大,核圆形或分叶状,称为无核裂细胞。这种特定的细胞形态和生长 方式是滤泡性淋巴瘤的重要诊断依据。
病因分析
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免疫系统下降、基因突变、环境污染及不良生 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机体会产生大量异常的淋巴细胞并持续生 长、分裂,导致淋巴结肿大,进而诱发疾病。此外,体内生发中心 B 细胞染色体移位引 起的基因突变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的环境,以 及长期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淋巴细胞突变的风险,从而诱发滤泡性淋 巴瘤。
临床症状
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外观症状、消化道症状、血液症状和免疫 功能紊乱四大类。外观症状如皮下肿块、全身性腹水、头发脱落、面部肿胀等;消化道 症状可能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血液症状则包括贫血、感染易患、发热、 淋巴结肿大、出血不止等;免疫功能紊乱则表现为发热、休克、抵抗力弱等症状。这些 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诊断方法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病理检查等。体格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如免疫组化 检查可提示 B 细胞标记物阳性;影像学检查如 B 超、胸片和 CT 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及实质性占位病变等;而病理检查则是确诊滤泡性淋巴瘤的金标准,通过切除 部分淋巴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明确肿瘤类型。
治疗方式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和骨髓移植等。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如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来杀死快速增殖的肿瘤 细胞;靶向治疗则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选择性地作用于癌细胞,阻断其信号通路从而抑 制肿瘤生长;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自体造 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则可用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结语
滤泡性淋巴瘤作为一种源自 B 细胞的惰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通过 综合多种检查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如免疫接种、个人卫生习惯、健康饮食和规律生活 方式等也有助于降低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钟启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琶洲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