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深入了解这一恶性肿瘤

2024-09-26 04:53:32       601次阅读

非小细胞肺癌:深入了解这一恶性肿瘤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据了肺癌病例的绝大多数,约 85%。本文将深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 病理机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

一、非小细胞肺癌的概述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类起源于肺部组织,但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不同于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肿瘤。 它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三种亚型,每种亚型在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 上都有所不同。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吸烟:吸烟是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苯并芘 等,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

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石棉、氡气、砷、铬、镍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会增加患非小细 胞肺癌的风险。此外,空气污染、厨房油烟、工业废气等也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3.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如 EGFR、ALK、ROS1 等,会增加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 易感性。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4. 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的 患者,肺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三、临床表现

非小细胞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持续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 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血量可多可少。 3. 胸痛: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可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 4. 呼吸困难:肿瘤阻塞支气管或引起胸腔积液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5. 发热:肿瘤坏死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 6. 体重下降:由于肿瘤消耗和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

四、诊断方法

医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 查(如 X 线检查、CT、MRI 等)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五、治疗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治 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因检测结果等因素。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可 以选择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或肺段切除等术式。

2. 放疗: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 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以与化疗联合应用。

3.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治疗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 包括铂类、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例 如,对于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目前,临床上常 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是 PD-1/PD-L1 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六、预后与预防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其分期密切相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预后较佳,5 年生存率可达 80-90%。然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和诊断较为困难,因此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至关 重要。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已发生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在经过放疗或化疗后生存率通 常较低。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建议定期体检,重视早期的筛查和治疗。

预防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在于避免危险因素,如戒烟、减少接触致癌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适量运动等。此外,对于有家族史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肺部健康,定期进行 肺部检查。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深入了解 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

王舒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下一篇胃癌的诊疗:从原理到实践的医疗科普
上一篇肺癌的征兆与症状:一场无声的战役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