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与治疗方向科普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随着医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胃癌的治疗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毫无风险,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旨在科普胃 癌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治疗方向,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疗法。
一、胃癌免疫治疗概述
胃癌免疫治疗,又称免疫生物治疗,是一种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 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相比, 免疫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全身毒副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三大类。其中,分子 靶向治疗因其高度的选择性和较少的毒副作用,成为胃癌免疫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分 子靶向药物包括 PD-1 抑制剂、PD-L1 抑制剂、CTLA-4 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 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二、胃癌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尽管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不良反应仍不容忽视。以下是免疫治疗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免疫治疗可能引发肠炎、轻中度腹泻,甚至可能出现直肠血性黏液便。这些症状一般在 用药后的 6 到 16 周期间开始出现,并可能伴有腹痛。对于此类不良反应,患者应保持饮食 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给予止泻药和肠道保护剂治疗。
2. 皮肤反应
免疫治疗后的几周内,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反应。皮损主要局限在躯体或四 肢皮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轻度皮肤反应可局部使用抗过敏药物或保湿剂缓解,严重反 应则需停药并接受皮肤科治疗。
3. 肝脏毒性
免疫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化验异常,表现为黄疸、右上腹痛、恶心反胃等症状。部分患 者还可能出现低热、乏力、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对于出现肝脏毒性的患者,应及时进 行肝功能监测,并给予保肝治疗。
4. 呼吸系统反应
虽然不常见,但免疫治疗可能引发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症状包括干咳、发热、胸痛和
进行性呼吸困难等。这类反应往往病情较重,需立即停药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5. 其他系统反应
免疫治疗还可能引起颅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并发风湿免疫性疾病等较为少见的不良反
应。这些反应的发生机制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治疗方向与应对策略
针对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治疗方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 反应的发生。
2. 综合治疗
免疫治疗常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如化疗、放疗等。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发挥不同
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单一治疗的不良反应。
3. 支持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止痛治疗、呼吸支
持等,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干预
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因不良反应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干预 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结语
胃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然而,免疫治疗 并非完美无缺,其不良反应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支持治疗和 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体验。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患者和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高斌斌
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