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早期筛查:守护胃部健康的防线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尤 其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占据世界胃癌的显著比例。然而,胃癌的预后与治疗 时机紧密相关,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 胃癌的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胃癌早期筛查的必要性、筛查方法、筛查对象及注 意事项等方面,为您详细解读胃癌早期筛查的相关知识。
一、胃癌早期筛查的必要性
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多数患者仅表现为上腹不适、嗳气、反酸等非特异性症状,这 些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部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或误诊。而一旦胃癌发展到中晚期, 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预后也往往不佳。因此,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癌前病变 或早期胃癌,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二、胃癌早期筛查的方法
1.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及 有无溃疡、隆起等病变,并可在可疑病灶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胃镜 检查虽然有一定的不适感,但随着无痛胃镜技术的普及,患者可以在完全无痛的状态下完成 检查,大大提高了筛查的接受度和准确性。
2.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泌素-17(G-17)检测和幽门螺杆菌(Hp) 抗体检测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和是否存在 Hp 感染,对于胃癌的筛查具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当 PGⅠ浓度和(或)PGⅠ/PGⅡ比值下降,以及 G-17 水平异常 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胃癌的风险。
3. 大便潜血试验
大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隐血,可以间接判断 胃肠道是否存在出血情况。虽然该方法特异性不高,但对于发现胃癌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具有 一定的提示作用。
4. CT 和 MRI 检查
CT 和 MRI 检查主要用于胃癌的分期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虽然它们不是胃癌早期筛查的 首选方法,但在确诊胃癌后,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胃癌早期筛查的对象
根据我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下人群应作为胃癌早期筛查的重点对象:
1. 年龄≥40 岁,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2.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癌前病变的人群。 3. 存在 Hp 感染且未接受正规治疗的人群。 4. 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腌制、熏烤、油炸等食品的人群。 5. 既往有胃部手术史,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人群。
四、胃癌早期筛查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如胃镜检查、血清学检测 等。 2. 遵循医嘱:在进行筛查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家族史及生活习惯等信息,以 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的筛查方案。 3. 注意筛查前的准备:如进行胃镜检查,需提前进行空腹准备;进行血清学检测时,应注 意避免在检测前服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 4. 重视筛查结果:对于筛查结果异常者,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五、结语
胃癌的早期筛查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筛查方 式、遵循医嘱、注意筛查前的准备以及重视筛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自己的胃部健康。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胃癌早期筛查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胃癌防治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共同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赵平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