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认识这一常见肾脏疾病的医疗科普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其 发病急骤,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是一种具有自限倾向的疾病。本文将从疾病的原理出发, 详细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 一疾病。
发病机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β-溶血性链球菌 A 族感染。 当人体感染这些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肾脏 系膜区及基底膜区沉积,进而引发补体系统的活化。补体活化导致肾脏局部炎症反应,造成 肾脏损伤,最终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临床症状。此外,其他细菌、病毒或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但其发病率相对较低。
临床表现
1. 血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血尿,轻者表现为镜下血尿,重者则可 出现肉眼血尿,尿液颜色可能如洗肉水、咖啡或浓茶样。 2. 蛋白尿: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表现为尿中有泡沫,且泡沫不易消散。 3. 水肿:水肿是急性肾炎的常见症状,多从眼睑开始,逐渐扩展至全身。水肿的严重程度 因人而异,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4. 高血压:约 80%的急性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这主要是由于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 素系统激活所致。高血压的出现增加了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5. 一过性肾功能不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轻度升高、尿 量减少等。但随着病情的好转,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感染治疗:在急性期,应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控制链球菌感染,减轻 免疫反应对肾脏的损害。 2. 利尿消肿:对于水肿严重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进行利尿消肿治疗。同时,应限制盐和 水分的摄入,以减轻水钠潴留。 3.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可选用降压药进行治疗。降压治疗有助于减轻 心脏负担,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 休息与饮食:患者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可逐步 增加活动量。饮食上应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
预后与预防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通常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 症。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迁延不愈,转化为慢性肾炎。因此,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的
关键在于预防链球菌感染。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有链球菌 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具有自限倾向的肾脏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 能够完全康复。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李幼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