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营养:不是“吃饱就行”,而是治病的武器
作者:云南省肿瘤医院刀靖雯
“医生,我只想多吃点,别瘦就行。”这是很多肿瘤患者和家属的想法。但肿瘤营养的核心远不止于此:它是科学治疗的一部分,能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延长生存期。
一、为什么患者容易营养不良?
1.肿瘤“抢食”:癌细胞疯狂消耗营养(尤其糖和氨基酸),身体消耗大增。
2.治疗损伤:手术、放化疗伤害消化系统,导致恶心、腹泻、味觉改变。
3.心理影响:焦虑、抑郁、“发物”传言等影响食欲和进食。
后果严重:40%~80%患者营养不良。体重下降≥5%就会显著增加感染、住院和死亡风险!
二、科学营养怎么做?
抛弃“多喝汤”的旧观念,现代肿瘤营养讲究精准、循证:
1.先评估:找专业医护评估营养状况(体重、血液、握力等),揪出“隐性饥饿”。
2.定目标(核心):
能量:25–30kcal/kg·d
蛋白质:1.2–2.0g/kg·d(优先选乳清蛋白、鱼、蛋清)
特殊状况调整(如高脂低碳、限蛋白)需遵医嘱。
3.选方式:能吃就吃>口服营养补充剂>管饲>静脉营养(最后选)。
4.分阶段干预(关键):
手术前(预康复):吃7–10天含免疫营养(如ω-3、精氨酸)的特殊配方,术后感染率可从30%降到15%!
放化疗期:足量蛋白+抗氧化营养素,减轻黏膜炎等副作用。
康复期:地中海饮食(多蔬果全谷、少加工肉糖)+运动防复发。
三、扫清常见误区
误区:“饿死肿瘤”。
真相:先饿垮免疫系统!肿瘤会分解肌肉抢营养。
误区:糖是“发物”,一点不能碰。
真相:关键在控制总量和选择(选低升糖主食,搭配纤维蛋白)。完全禁糖有害。
误区:保健品越多越好。
真相:高剂量抗氧化剂(如维C>1克/天)可能干扰放化疗!务必遵医嘱。
四、家属行动指南
1.每周固定时间空腹测体重,画曲线图。
2.少食多餐:3顿正餐+3次小份营养补充剂(ONS)。
3.吃出“彩虹”:餐盘要有多种颜色蔬果(红番茄、橙胡萝卜、绿西兰花、紫甘蓝、白蘑菇),补充不同植物营养素。
4.别硬扛:严重恶心、腹泻?马上联系医生或营养师调方案!
五、关键总结
肿瘤营养是贯穿全程、性价比极高的“第六大疗法”,与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同等重要。
体重每掉1%,生存期可能缩短2个月!
早期营养干预,能让30%患者顺利完成足量化疗!
把“今天吃了吗?”换成“今天吃得科学吗?”。
肿瘤营养的终极目标,是让患者活得更好、更久、更有尊严。
作者:云南省肿瘤医院刀靖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