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患者因肿瘤消耗、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原因,常常伴有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本文将详细介绍营养支持治疗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
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机制
晚期胃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摄入不足、代谢紊乱等问题。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治疗耐受性。此外,营养支持治疗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能量和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必需的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机体的基本代谢需求,改善营养状况。
增强机体抵抗力: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和抗肿瘤能力,降低感染和肿瘤复发的风险。
提高治疗耐受性: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提高患者对化疗、放疗等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食欲和精神状态: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证
对于晚期胃癌二线患者,以下情况可考虑实施营养支持治疗:
经口摄食不足,体重明显下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存在严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满足营养需求;
伴有严重合并症,如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影响营养状况;
预计生存期较长,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维持生命。
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
营养支持治疗可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
肠内营养: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将营养液直接输送至胃肠道,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肠内营养的优点是符合生理需求,并发症较少。肠内营养的实施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液,如氨基酸型、整蛋白型等,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吸收能力进行调整。同时,还需注意管饲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如误吸、管道堵塞等。
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直接为机体提供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的患者。肠外营养的优点是营养吸收充分,但可能存在静脉通路并发症等问题。肠外营养的实施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液,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等,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整。同时,还需注意静脉通路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如静脉炎、血栓等。
营养支持治疗的注意事项
实施营养支持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个体化制定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营养方式和配方;
动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预防和处理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肝功能异常等;
注重营养支持治疗与抗肿瘤治疗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加强营养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营养意识,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
结论
总之,营养支持治疗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还需注意营养支持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营养支持治疗应被视为晚期胃癌患者综合治疗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计划,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期。
乐炜
咸宁市中心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