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多样化,涵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适用情况及可能的副作用,并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基石,通常适用于早中期胃癌患者。手术旨在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受侵组织,减少复发风险。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切除、胃切除术等,选择依据肿瘤大小、位置及分期。然而,手术可能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内镜下切除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胃切除术包括全胃切除和部分胃切除,适用于进展期胃癌,可有效切除肿瘤及周围淋巴结。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吻合口瘘、感染等,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
化疗作为胃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在术前缩小肿瘤,术后杀灭残留癌细胞,提高生存率。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肿瘤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等。但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引发恶心、脱发等副作用。化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权衡疗效和毒性。术前化疗有助于缩小肿瘤,降低手术难度;术后化疗可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阻止其分裂和生长。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但放疗可能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引起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需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需精确设计,以提高疗效,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靶向治疗针对胃癌细胞特定分子靶点,如HER2、EGFR等,通过阻断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靶向药物相比传统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副作用相对较小。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然而,靶向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胃癌患者,需要检测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HER2阳性胃癌患者可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显著提高生存率。EGFR突变阳性患者可考虑西妥昔单抗治疗,改善预后。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恢复免疫监视功能。免疫治疗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但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肝炎等。免疫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密切监测患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胃癌治疗需综合考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治疗,共同抗击胃癌这一顽疾。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同时,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也不容忽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彭金山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