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活检技术:重点区域识别与风险规避

2025-09-05 22:58:49       3821次阅读

胰腺癌,作为消化道肿瘤中的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活检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供病理学证据,帮助确诊胰腺癌,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信息。

胰腺癌的活检技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位置来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经皮穿刺活检:这是一种通过皮肤直接穿刺到胰腺肿块的技术,其优点在于操作相对简单,但可能存在感染和出血的风险。该技术适用于胰腺肿瘤位置较浅,且周围无重要血管或器官的情况。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这种方法利用内镜超声技术引导细针穿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胰腺癌活检技术。EUS-FNA适用于胰腺肿瘤位置较深或邻近重要血管的情况,可以减少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

腹腔镜活检:通过腹腔镜进行的活检,适用于需要直视下操作的情况,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腹腔镜活检适用于胰腺肿瘤较大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肿瘤的边界和侵犯范围。

在进行胰腺癌活检时,首先要识别胰腺肿块或肿大淋巴结等重点区域。这些区域含有丰富的肿瘤细胞,对确诊胰腺癌至关重要。然而,胰腺癌周围常伴有水肿和炎症反应,因此在活检时应尽量避免穿刺水肿组织,以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胰腺癌活检的时机选择同样重要。在胰腺炎急性期,胰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此时进行活检风险较高,容易导致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建议在胰腺炎缓解后再进行活检,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术前检查对于评估胰腺癌活检的风险和成功率至关重要。除了常规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外,还需要进行胰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此外,术前的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也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为活检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术中无菌操作是降低胰腺癌活检并发症的关键。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使用一次性的穿刺针和活检枪等器械,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术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术后监测和护理同样不容忽视。胰腺癌活检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发热等症状,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同时,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促进术后恢复。

胰腺癌活检技术是确诊胰腺癌的重要手段。医疗专业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活检技巧,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做好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以提高胰腺癌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这些细致的操作和综合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活检技术如分子活检等也在不断发展,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未来,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之,胰腺癌活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张战胜

驻马店桐安肿瘤医院

下一篇胃癌免疫治疗:个性化医疗的新希望
上一篇肠癌患者术后合理用药指南:安全用药保障健康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