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甲状腺癌的分类、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公众提高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一、甲状腺癌的分类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这四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在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预后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准确的病理分型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甲状腺癌的症状 甲状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1. 颈部肿块: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可能在颈部触及到肿块。肿块通常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且增长速度较快。 2. 声音嘶哑: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导致声带麻痹,出现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常为持续性,且逐渐加重。 3. 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癌可能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边界不清,可与周围组织粘连。 4. 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肿瘤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症状可能进行性加重。 5. 局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剧痛。 6. 甲状腺功能异常:部分甲状腺癌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减轻或乏力、嗜睡、便秘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癌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相混淆,因此对于颈部肿块等异常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三、甲状腺癌的诊断 1. 影像学检查:超声是甲状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甲状腺结节,评估结节性质。超声可观察结节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可疑结节,可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细针穿刺活检:对可疑结节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取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等方法,可明确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 3. 核素扫描:对部分患者进行核素扫描,了解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性质。核素扫描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如“热结节”、“温结节”、“冷结节”等,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4. 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癌标志物检测,为诊断提供辅助依据。血清TSH、FT3、FT4等指标可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血清TG、TGAb、CT等指标可辅助诊断甲状腺癌。 5. 基因检测: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可行基因检测,如BRAF、TERT、RET/PTC等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 6. 其他检查:对于部分患者,可行PET-CT、MRI等检查,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综合影像学、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可明确甲状腺癌的诊断。对于可疑结节,应积极行细针穿刺活检,避免漏诊和误诊。
四、甲状腺癌的治疗 1. 手术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放射性碘治疗:术后根据病情,给予放射性碘治疗,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病灶。放射性碘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 3. 外放疗:对于不能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外放疗控制病情。外放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 4. 靶向治疗: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可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但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等。 5. 内分泌治疗: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行内分泌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状态。 6. 综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用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肿瘤分期等因素
尹红英
淮安市淮阴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