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口腔癌的治疗策略非常复杂,涉及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放疗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精确性和局部控制率高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口腔癌放疗的两种主要方式:外照射(EBRT)和近距离照射(BRT),以及它们的临床选择和应用。
外照射(EBRT)
外照射,也称为远距离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或γ射线从体外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增殖。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口腔癌的不同阶段和类型。根据治疗目的和肿瘤特征,外照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术前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术前放疗是在手术前进行的放疗,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减少术中癌细胞的扩散风险。
术后放疗(Adjuvant Radiotherapy)
:术后放疗是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的放疗,目的是消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根治性放疗(Definitive Radiotherapy)
: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根治性放疗旨在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近距离照射(BRT)
近距离照射,也称为内照射或植入放疗,是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放置在肿瘤组织内部或附近,利用其局部高强度辐射杀灭癌细胞。该方法剂量分布精确,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适用于不同部位的口腔癌。近距离照射的主要类型包括:
腔内近距离照射(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适用于肿瘤表面较为平坦的情况,如舌癌、颊黏膜癌等,通过将放射性物质放置在肿瘤所在的腔内进行治疗。
组织间近距离照射(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
:适用于肿瘤表面不规则或位于深部的情况,如口底癌、牙龈癌等,通过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肿瘤组织进行治疗。
外照射与近距离照射的联合应用
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的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研究表明,与单一放疗方式相比,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此外,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放疗剂量,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考量
口腔癌的放疗方式选择应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一般状况、预期生活质量等因素。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各有优势,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结论
口腔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放疗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方式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评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口腔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保障。通过综合运用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结合手术和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可以为口腔癌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易萌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