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 “伪装术”:它们如何披上 “正常细胞马甲” 逃避免疫追杀?

2025-09-18 22:27:05       3817次阅读

癌细胞的“伪装术”:它们如何披上“正常细胞马甲”逃避免疫追杀?

我们的身体中存在一支由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组成的免疫部队,这些免疫细胞负责识别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保障机体健康。正常细胞通过表面展示“自体标签”,主要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如同出示身份证,向免疫细胞证明自身的“身份”。然而,癌细胞因基因突变而产生异常,理论上应被免疫系统察觉并清除。令人警惕的是,癌细胞却利用多种复杂的“伪装术”,巧妙地避开免疫部队的识别和攻击,成为肿瘤免疫逃逸的关键环节。

一、降低或丢失MHC分子表达

癌细胞常见的“伪装”方式之一是减少或者完全丧失MHC分子的表达。缺乏MHC分子意味着癌细胞无法主动向T细胞展示异常的蛋白片段,导致T细胞无法准确识别其为“非自我”。这种“隐身”策略让肿瘤细胞在免疫监视中逃过一劫,尤其是躲避那些依赖MHC识别机制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二、表达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

癌细胞还能通过上调某些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来抑制免疫攻击。比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能够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送“停止信号”,使T细胞无法发挥杀伤功能。PD-L1的高表达是多种实体肿瘤常见的免疫逃逸策略,这也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疗法的作用靶点所在。

三、分泌免疫抑制性因子

癌细胞及其周围微环境常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等。这些因子能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耐受,使免疫细胞功能失调或凋亡,从而减少对肿瘤的攻击。

四、招募免疫抑制细胞

癌细胞还能够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招募调节性T细胞(Treg)、髓系抑制细胞(MDSC)等免疫抑制细胞浸润肿瘤微环境。这些抑制性细胞群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效应免疫细胞的活性,形成一道“保护屏障”,阻挡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

五、代谢途径调节“伪装”

肿瘤细胞通过改变代谢环境,如增加乳酸产生导致肿瘤微环境酸化,也能间接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酸性环境抑制效应T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同时促进免疫抑制细胞的活跃,进一步帮癌细胞躲避免疫追杀。

结语

癌细胞的“伪装术”反映了其高度适应性和复杂的生存策略。面对免疫系统的严密监控,癌细胞通过减少MHC分子表达、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分泌抑制因子、招募抑制性细胞以及调节代谢环境等多重方式成功逃避免疫攻击。深入了解这些“伪装”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肿瘤免疫逃逸的本质,也为开发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随着免疫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未来能更有效地揭穿癌细胞的“伪装”,帮助更多患者战胜肿瘤。

彭瑶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一篇乳腺癌的诊断
上一篇胃癌干细胞特性及其靶向治疗策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