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奔马律”?它提示了哪些心血管疾病
引言
在临床心脏听诊中,医生通过听诊器捕捉心脏的各种声音,帮助判断心脏功能和疾病状态。其中,“奔马律”是一种特殊的心音表现,因其节奏和声音形态独特而得名。了解奔马律的含义及其提示的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奔马律,它产生的机制,以及它可能提示的心血管疾病。
一、奔马律的定义与特点
奔马律,又称第三心音,是心脏在舒张期早期产生的一种低频心音。正常情况下,心脏有两种主要心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分别对应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的瓣膜关闭声。奔马律则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通常在心室快速充盈期产生。它的声音类似于奔跑的马蹄声,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奔马律”。
奔马律的出现通常提示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或心室内压力变化异常。它在年轻健康人群中偶尔可见,尤其是运动员,但在成年人中出现时,往往提示潜在的心脏疾病。
二、奔马律的产生机制
奔马律的形成主要与心室舒张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心室舒张早期,血液从心房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壁迅速扩张。如果心室顺应性降低或心室内压力升高,血液流入时会引起心室壁突然拉伸,产生震动,从而形成第三心音,即奔马律。
此外,心室容量增加或心室充盈压力异常升高,也会增强奔马律的响度。心肌病变、瓣膜疾病或心衰等病理状态均可能导致这些变化。
三、奔马律提示的主要心血管疾病
奔马律的出现常常提示以下几类心血管疾病:
(一)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顺应性下降,心室充盈压力升高,导致奔马律明显。奔马律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左心衰竭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第三心音。
(二)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扩大,心肌功能减弱,心室壁弹性下降,血液快速流入心室时产生奔马律。这种心音反映了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三)瓣膜疾病
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瓣膜病变,导致心室充盈异常,血液回流增加,心室负荷加重,容易出现奔马律。
(四)高心输出状态
某些情况下,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高心输出状态,心脏负荷增加,心室充盈速度加快,也可能出现奔马律。
四、奔马律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
奔马律作为一种心脏异常心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它提示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是心力衰竭早期的重要体征之一。通过听诊发现奔马律,医生可以进一步安排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奔马律的出现并非所有情况下都代表疾病,年轻健康人偶尔出现奔马律属于生理现象。但在中老年人或有心脏病史者出现奔马律,应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
结语
奔马律作为心脏第三心音,是心脏舒张期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表现。它在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及高心输出状态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了解奔马律的含义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功能异常,促进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钱珊 中国农业银行商洛镇安县支行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