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预防

2025-08-07 21:13:48       3338次阅读

肺栓塞的预防策略及日常注意事项

肺栓塞是一种因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发的严重疾病,严重者可迅速危及生命。预防肺栓塞对于降低发病风险、保护呼吸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肺栓塞的预防措施,结合科学知识和生活习惯,详细阐述如何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

一、了解肺栓塞及其危险因素

肺栓塞多由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起。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即维尔肖三角。久坐久卧导致下肢静脉血流停滞,高龄、肥胖、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加重血管及血液状态异常。此外,手术后、长期卧床、妊娠及口服避孕药者均属于高危人群。

二、避免久坐久卧,促进肢体活动

减少长时间静止不动是预防肺栓塞的关键。特别是办公室工作者、老年人及术后患者应养成定时起身活动的习惯。如每隔一小时起身走动数分钟,做踝关节活动操促进静脉回流。下肢活动能够有效防止血液淤滞,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家中或车内长途旅行时也应适时改变姿势,必要时可进行简单伸展运动。

三、控制体重并戒烟保护血管

肥胖会增加身体负担,引起血液高凝及静脉压力升高,而吸烟则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液异常聚集。因此,通过合理饮食与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维持血管弹性和血液流畅。戒烟不仅保护肺功能,同时降低血栓发生的可能。两者结合实施,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生活方式调整。

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血管健康及血液性质,增加肺栓塞风险。患者应按医嘱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做到疾病控制稳定。同时定期体检,关注凝血功能和血脂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是防止血栓生成的重要保障。

五、高危人群的药物预防与辅助措施

对于有既往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史、长时间卧床或大型手术患者,医生常建议按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但抗凝治疗有出血风险,必须严格遵守医嘱,定期检查凝血指标。长途旅行及术后人群可配合穿戴医用弹力袜,通过外部加压促进静脉回流,有效降低血栓形成概率。

六、定期体检与自我监测

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潜在凝血异常或血管问题,尽早干预有助于肺栓塞的预防。尤其是存在遗传性凝血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更需强化监测。同时,关注身体异常症状,如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或下肢肿胀,应及时就医排查。

结语

肺栓塞是一种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积极的医疗干预,其发生风险能够显著降低。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适当体重、戒烟、控制基础疾病,以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和辅助设备,构成了全面有效的预防体系。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公众肺栓塞防范意识。只有坚持预防,才能守护好呼吸健康,远离肺栓塞的威胁。

叶楠 宁波市第二医院本部院区

下一篇胃癌的规范化治疗
上一篇吸入性肺炎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