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科普:一图读懂高危因素、症状与防治要点
在众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中,肝癌无疑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杀手”。它不仅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通过了解肝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有望在与肝癌的斗争中占据主动。本文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呈现一幅关于肝癌的全面图景。
一、肝癌是什么?
肝癌,顾名思义,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发生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肿瘤细胞直接来源于肝脏组织,而继发性肝癌则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形成。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占绝大多数,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它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密切相关。
二、高危人群与诱因
了解肝癌的高危人群和诱因,对于早期筛查和预防至关重要。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长期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高危状态。尤其是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肝癌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长期酗酒者:酒精是肝脏的“毒药”。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同样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黄曲霉毒素暴露者: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物(如玉米、花生、大米)和坚果中。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显著增加肝癌的风险。
家族肝癌史者:肝癌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特别是与乙肝相关的肝癌。如果家族中有肝癌患者,其他成员应加强筛查。
其他因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色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肝病,以及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氯乙烯)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三、肝癌的症状
肝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
肝区疼痛:右上腹或中上腹部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胀痛或刺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或背部。
全身症状:乏力、消瘦、低热等。
黄疸:皮肤、巩膜(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这是由于肿瘤压迫胆管或肝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腹水:腹部膨隆,感觉腹部有液体晃动。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或出现下肢水肿。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症状并非肝癌特有,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四、肝癌的防治要点
肝癌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早诊早治的原则。
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其相关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戒酒:限制或避免饮酒,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
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妥善保存食物,避免食用发霉的谷物和坚果。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肝癌风险。
早诊早治: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筛查。
积极治疗慢性肝病:对于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关注身体症状: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五、结语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了解其高危因素、早期症状和防治要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早诊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肝癌的威胁。
钱夏婧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