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健康,聊聊子宫内膜癌那些事儿

2025-08-11 08:17:25       3953次阅读

关注女性健康,聊聊子宫内膜癌那些事儿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给女性健康带来严峻挑战。科学认识子宫内膜癌,了解其高发人群、早期信号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提升女性的健康意识尤为重要。

一、高发人群及早期信号

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后女性,特别是绝经后五至十年内的中老年女性风险较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患者属于高危人群。此外,长期接受雌激素单独治疗、无生育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早期子宫内膜癌常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其他表现还包括下腹疼痛或阴道异常分泌物,但这些症状相对不典型。因此,及时关注异常出血等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二、肥胖与激素的双重作用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脂肪组织能够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形成雌激素优势状态,而未被孕激素平衡抑制的持续雌激素刺激,是促进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甚至癌变的关键因素。同时,肥胖还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这些因素均可能促进肿瘤发生。

此外,激素水平的失衡,特别是雌激素的持续刺激,是子宫内膜癌的核心病因。临床中因多种原因如绝经延迟、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等,可能导致激素暴露时间延长,增加发病风险。

三、科学筛查与早期诊断

目前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手段主要包括阴道超声检查与子宫内膜活检。阴道超声能够无创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厚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应进一步进行内膜活检确诊。特别是对于高危女性群体,规律的妇科体检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尽管目前尚无针对普通人群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指南,但在有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和检查是预防晚期诊断的关键。

四、预防措施与健康管理

科学预防子宫内膜癌需要综合管理生活方式和疾病因素。保持适宜体重、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肥胖相关风险。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及时治疗激素相关疾病,对于减少子宫内膜癌发生也有积极意义。

对于有激素用药需求的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长期单纯使用雌激素。育龄女性应注重生育健康及妊娠结局,妊娠和哺乳对减少发病风险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结语

子宫内膜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增强早期警觉、合理筛查和科学预防,许多女性可以在疾病尚处早期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关注生活方式,注重体重管理和激素平衡,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广大女性朋友应提高健康意识,出现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实现早防早治,守护自己的健康。

邓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

下一篇胃癌早期筛查
上一篇预防癌症复发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