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的恶性肿瘤,是当前社会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超过一百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比例约为二成二,其死亡人数也接近七十三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近三成。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肺癌对公共健康的严重威胁。
肺癌的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五十五到六十五岁之间,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二比一。这一现象与男性中吸烟率较高、职业暴露风险更大等多种因素相关。遗憾的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导致整体五年生存率仅有约二成。与过去相比,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这进一步凸显了加强肺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
从疾病的本质来说,肺癌是一种实体肿瘤。这意味着肺癌是由异常增殖的实体肿块组成,肿瘤细胞能够侵袭周围正常组织,甚至远距离转移到其他器官。肺癌的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因癌症的类型和阶段而异。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前者占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等亚型,而小细胞肺癌则以其生长和扩散速度快而著称。
肺癌的发生机制错综复杂,涉及遗传因素和环境暴露的共同作用。众所周知,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质通过长期刺激肺部组织,产生基因损伤,诱发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此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于石棉、煤烟等有害物质,以及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也是肺癌的重要诱因。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肺癌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例如EGFR、ALK等基因的异常,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肺癌早期多数缺乏明确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咳嗽、咳痰带血、胸痛、体重减轻等表现,但这些症状常被忽视或误认为普通呼吸道疾病。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反复肺部感染等情况。肺癌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扫描、PET-CT以及病理活检,后者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治疗方面,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辅以放疗、化疗提高疗效。对于晚期患者,传统的化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不过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靶向药物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力。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提升了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戒烟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暴露,同时加强空气质量管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十分重要。定期体检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可以促进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总之,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缺乏症状、治疗难度大而使生存率偏低。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对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手段日益多样化。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科学管理,肺癌的危害有望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林金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