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定义、危害、分类管理目标以及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的科普解析
引言
高脂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不仅严重影响个体健康,还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本文将从定义出发,系统介绍高脂血症的危害、分类及管理目标,并特别解析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知识,帮助公众深入了解这一疾病的重要性和防治策略。
高脂血症的定义
高脂血症,又称高血脂症,指血液中脂质水平异常升高的病理状态。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异常增高。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达到或超过5.18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或超过3.37毫摩尔每升,或甘油三酯(TG)达到或超过1.7毫摩尔每升。血脂异常状态的存在,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上升。
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持续的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促使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血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堵塞,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症也与胰腺炎等急性疾病有关,长期未治疗的患者可能面临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总之,高脂血症的存在是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的危险因子,预防与控制血脂异常对于健康维护意义重大。
高脂血症的分类与管理目标
高脂血症按照其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多由遗传因素导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继发性则多因生活方式不良、内分泌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和血脂谱的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高胆固醇型、高甘油三酯型、混合型等多种类型。
管理高脂血症的首要目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依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提出不同的LDL-C控制目标:对于低危患者,目标为LDL-C低于3.37毫摩尔每升;中高危患者则建议控制LDL-C低于2.60毫摩尔每升;而极高危患者例如既往有心血管疾病者,LDL-C目标则进一步降低至1.80毫摩尔每升以下。除使用他汀类药物等药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也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措施。
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知识
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是一种罕见但极其严重的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即表现出极高的胆固醇水平。该病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导致,LDL受体功能显著受损或缺失,使血液中LDL-C水平异常升高,通常达到或超过13毫摩尔每升。
由于LDL受体的缺陷,传统他汀类药物对纯合子型患者的疗效有限,因此该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挑战性。临床上,除了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使用高效的降脂药物外,部分患者还需接受低密度脂蛋白血浆置换治疗,甚至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HoFH患者,往往在青少年期间即出现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如急性冠脉事件,生命预期显著缩短。
因此,加强HoFH的早期筛查和确诊意义重大。家族史的调查、血脂检测以及基因检测是确诊的关键步骤。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需要综合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结语
高脂血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早期识别与科学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通过了解高脂血症的定义、危害和分类管理目标,公众能够更加重视血脂异常的防控。尤其对于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这一特殊病种,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延长生命和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希望广大群众能够关注血脂健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医疗干预,共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梁日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