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生自控力的心理干预实践——以一则个案辅导为例

2025-07-25 22:34:47       3738次阅读

提升初中生自控力的心理干预实践——以一则个案辅导为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娱乐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度沉迷网络娱乐不仅影响学业成绩,更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自控力,合理管理网络娱乐时间,已成为教育和心理工作中的紧迫课题。本文以一则个案辅导为例,探讨教师、学生及家长三方协同制定和实施心理干预方案,通过“网娱时间管理契约”策略,增强学生自主管理与自律意识,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背景与问题分析

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生普遍面临网络诱惑,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娱乐形式极易使其产生依赖。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控力不足往往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人际交往受阻及情绪波动。具体案例中,该学生因缺乏时间管理意识,网络娱乐时间远超合理范围,导致学业成绩下滑,情绪焦虑。由此,针对该学生设计了一套心理干预方案,旨在通过多方合作促进正向行为改变。

二、心理干预方案设计

本方案以“网娱时间管理契约”为核心,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紧密合作,形成共同监督与支持体系。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娱乐时间安排,明确每日使用时长和时段。其次,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认识网络娱乐的利弊,增强其自控意识。再次,由家长配合落实监督,确保学生在契约框架内实现自我约束。教师则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及时评估干预效果并调整方案。

三、实施过程与方法

实施过程中,辅导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及困难,增强其参与感与责任感。契约内容以书面形式明确,便于双方遵守。家长则被邀请参加工作坊,学习有效的沟通与监督技巧。学校通过设立时间管理打卡机制,实时反馈学生遵守情况。通过阶段性总结和鼓励激励,逐步建立学生的自律习惯。此外,辅导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支持策略,避免压力过大反而引发逆反心理。

四、实践效果与意义

经过数月的实施,该学生网络娱乐时间显著减少,自控力明显提升,学业表现和心理状态也得到改善。家长和教师均反映合作机制促进了家庭与学校的联动,形成良性循环。实践表明,基于“网娱时间管理契约”的多方协同心理干预,有助于促使初中生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此方法不仅解决个案问题,也为类似群体提供了可借鉴的干预思路。

五、未来展望

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该心理干预模型,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环境,打造系统化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提升其心理干预技能。随着青少年网络娱乐形态不断变化,动态调整策略,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将更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结合数字化工具开发适配应用,也可提高干预的便捷性和互动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迈向新阶段。

结语

提升初中生自控力是应对信息化时代网络娱乐挑战的关键。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协同,以“网娱时间管理契约”为抓手的心理干预方案,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行为调控能力,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发展。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实践此类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罗允周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晚期肝癌的合理用药
上一篇胃癌免疫治疗注意事项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