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定义、原理、症状、治疗与预防
肺结核,又名“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主要侵袭肺组织,但也可能影响气管、支气管和胸膜。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7亿人携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而肺结核病例主要集中在30个国家,这些国家承担了全球87%的病例。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个体,更容易感染肺结核。
一、肺结核的定义与病原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抗酸杆菌,具有独特的细胞壁结构,使其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感染通常始于肺部,但也可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肾脏和脑膜。
二、肺结核的原理知识
感染途径: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中的飞沫。当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唱歌时,会释放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小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细菌可能进入肺部并引起感染。
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疾病:并非所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都会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控制感染,使细菌处于休眠状态,形成潜伏感染。然而,当免疫系统受损时,潜伏感染可能转化为活动性疾病。
病理过程:一旦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肺部,它们会被巨噬细胞吞噬。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内,巨噬细胞能够杀死或控制细菌。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菌可以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并形成特征性的肉芽肿。肉芽肿是免疫细胞聚集形成的团块,旨在隔离感染。如果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控制感染,肉芽肿可能破裂,导致细菌扩散到肺部的其他区域,甚至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全身。
三、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
持续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的咳嗽,可能是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
咳痰:痰液可能呈白色、黄色或绿色,有时会带有血丝。
咯血:咳出鲜红色血液或血痰。
午后低热:体温在午后略有升高,通常不超过38摄氏度。
盗汗:夜间大量出汗,常浸湿衣物和床单。
其他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胸痛、呼吸困难等。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
四、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疗程至少为六个月。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患者在接受适当药物治疗至少两周后,传染性通常会大大降低。然而,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并定期复查。
五、肺结核的预防
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包括: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发生严重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
改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适度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增强免疫力。
避免药物滥用和酗酒: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酗酒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六、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加强,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据中国国家肺结核报告数据显示,肺结核发病率已由2015年的63.4/10万降低到2019年的55.6/10万。然而,肺结核仍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对于在医疗领域工作的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或医疗保健提供者,需要做好防范措施,降低肺结核的风险。
陈红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