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位置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将深入探讨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识别、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提高生存率。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1. 鼻塞、鼻出血:由于肿瘤阻塞鼻道或破坏血管引起。鼻塞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出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 2. 耳部不适:如耳闷、听力下降,可能与咽鼓管受压有关。咽鼓管连接鼻咽部和中耳,受压可导致中耳炎、积液等。 3. 头痛、颈部肿块:肿瘤侵犯颅底或颈部淋巴结转移所致。头痛可为钝痛或剧痛,颈部肿块多位于耳后、锁骨上区域。 4. 回吸性血涕:即鼻涕带血,与肿瘤破坏黏膜有关。患者可有血丝或血块,常在清晨出现。 5. 面部麻木、复视:肿瘤侵犯颅神经所致。如三叉神经受累可引起面部麻木、疼痛,动眼神经受累可引起复视。
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 鼻咽镜检查:直接观察鼻咽部是否有肿瘤。鼻咽镜可发现黏膜隆起、溃疡、出血等异常表现。 2. 影像学检查:如CT、MRI,了解肿瘤范围及有无颅底侵犯。CT可显示肿瘤密度、形态、骨质破坏,MRI可观察软组织侵犯情况。 3. 病理活检: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活检可通过鼻咽镜或经皮穿刺完成,病理类型以低分化鳞癌多见。 4. EB病毒抗体检测:鼻咽癌患者多有EB病毒感染,可作为辅助诊断。EB病毒抗体滴度升高提示鼻咽癌风险增加,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鼻咽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 1. 放疗:约80%鼻咽癌患者首选放疗,对早期肿瘤有较好疗效。放疗可采用外照射或近距离植入,剂量和分割方案需个体化设计。 2. 化疗:常用于中晚期患者,与放疗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化疗可采用单药或联合方案,如顺铂、氟尿嘧啶等,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3.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靶点,如EGFR抑制剂,提高治疗选择性。靶向治疗可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但需检测EGFR表达情况。 4.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如PD-1/PD-L1抑制剂,但需评估免疫状态和相关副作用。
早期发现和治疗鼻咽癌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明确诊断。对于确诊患者,应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疗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控病情变化。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口腔黏膜炎、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需及时处理和支持治疗。通过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及规范治疗,鼻咽癌患者有望获得长期生存和良好生活质量。此外,患者还需重视康复和心理支持,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鼻咽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通过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早筛早诊等措施,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罗继红
通许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