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生在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甲状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被忽视,因此对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甲状腺癌的发病原理及其早期警示信号,以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和警觉。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侧的蝶形腺体,负责生产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甲状腺癌的发病原理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辐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甲状腺细胞的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癌症。遗传因素在某些家族性甲状腺癌中起重要作用,而辐射暴露,尤其是儿童时期的辐射暴露,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有关。碘摄入不足或过量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虽然不明显,但若能及时识别,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面部浮肿和声音变化是两个关键的早期信号。面部浮肿可能与肿瘤压迫颈部静脉有关,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而声音变化则可能与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有关,影响声带功能。颈部肿块和淋巴结肿大也是甲状腺癌的早期警示信号。颈部肿块可能随着肿瘤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而淋巴结肿大则可能是癌细胞扩散至淋巴结所致。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咽喉不适、呼吸困难或持续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压迫气管或食管有关。
除了上述症状,甲状腺癌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体重下降、乏力、颈部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侵犯周围组织或引发炎症反应有关。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血液检查等。超声检查可以发现颈部肿块和淋巴结肿大,评估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血液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如甲状腺球蛋白(TG)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这些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甲状腺癌。
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可以切除肿瘤和受累的淋巴结;放疗和化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或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此外,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总之,认识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当出现面部浮肿、声音变化、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咽喉不适、呼吸困难或持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甲状腺癌。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补充碘盐,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也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
甲状腺癌虽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其治疗效果已明显改善,生存率显著提高。通过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甲状腺癌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同时,全社会也应提高对甲状腺癌的关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共同推动甲状腺癌防控工作的开展。
宋军
信阳市中心医院西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