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晚期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晚期肝癌患者治疗策略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肝癌的流行病学和预后
肝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尤其在亚洲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癌症死因。晚期肝癌患者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不足15%。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
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这包括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如Child-Pugh分级)、肿瘤负荷(如肿瘤大小、数量、侵犯范围)、身体状况(如年龄、体能状态)及合并症(如肝硬化、肝炎)等因素。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晚期肝癌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化疗药物:化疗药物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增殖。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等。但化疗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给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进行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缓肿瘤生长。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索拉非尼、雷格非尼等。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肿瘤分子特征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需严格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潜在风险,合理用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逃逸,从而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常用的PD-1/PD-L1抑制剂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免疫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免疫治疗适用于PD-L1高表达、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等特定分子特征的肝癌患者。但免疫治疗可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肝炎、肠炎等,需严格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潜在风险。
免疫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用药。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等,通过局部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TACE:TACE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切断肿瘤血供,同时局部释放化疗药物,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TACE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肝脏、肝功能较好的患者。
RFA:RFA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RFA适用于直径≤5cm、数量≤3个的单发或多发肿瘤。
介入治疗的选择和时机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大小、位置、肝功能及患者全身状况,以实现个体化治疗。介入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姑息治疗
对于预后较差的晚期肝癌患者,姑息治疗旨在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姑息治疗方案包括:
止痛: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和给药方式,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营养支持: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如肠内外营养、营养补充剂等。
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姑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合理用药原则
晚期肝癌患者的合理用药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给药途径、用药时机等方面。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
骆伟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