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院前预警与预防行动

2025-06-24 04:25:03       3215次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据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而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死亡。该病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也相当沉重。因此,提高公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预防意识,对于降低其带来的健康和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导致血管壁变厚硬化,影响血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关键在于识别院前预警信号和采取预防措施。常见的院前预警信号包括:

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尤其是发生在身体的一侧;

突发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突发的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

突发的严重头痛,尤其是伴有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等症状;

突发的平衡障碍或协调困难。

一旦出现这些预警信号,应立即就医,因为及时的救治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此外,对于有脑卒中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预防,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

控制血脂: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这一风险;

健康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以减少肥胖对血管的损害;

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预防需要综合管理多种风险因素。通过早期识别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做出积极贡献。

赵希坤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预防性全胃切除:降低遗传性胃癌风险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PET-CT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与治疗中的应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