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肝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70万,死亡人数超过60万,其五年生存率仅为18%。在众多肝癌患者中,进展期肝癌患者占比较高,超过50%,这部分患者由于肿瘤体积较大、广泛的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等原因,初次就诊时往往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非手术疗法,如介入治疗、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成为治疗进展期肝癌的主要手段。
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技术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血管,切断肿瘤的血供,并在局部释放化疗药物,以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在减少全身副作用的同时,对肿瘤产生直接的杀伤效果。有研究显示,介入治疗能够显著延长进展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部分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这种方法对于部分肝癌患者来说效果显著,尤其是那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SBRT技术能够精确照射肿瘤,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来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较少的副作用。近年来,多款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雷格非尼、卡博替尼等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研究表明,这些药物能够显著延长进展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
生物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种方法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途径,尤其在近年来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能够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此外,细胞免疫治疗如CAR-T、TCR-T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肝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现代多学科诊疗模式为进展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升。研究表明,在这种模式下,三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部分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肿瘤缩小,重新获得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成功概率在不同地区和诊疗中心之间存在差异,转化治疗的成功概率在30%到70%之间。以我们所在的医疗机构为例,转化成功率大约为40%。这一比例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与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科学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密切相关。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核心在于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在肝癌治疗中,这一模式能够使患者从单一治疗向综合治疗转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此外,该模式还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条件,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治疗风险和副作用。
总之,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进展期肝癌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为未来的肝癌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未来,随着新药物的开发、治疗技术的创新以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完善,肝癌治疗领域有望迎来更多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吕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