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隐匿性强,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肝癌的早诊早筛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筛查策略,帮助公众识别高危人群与早期信号,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一、肝癌早诊早筛的重要性
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由于早期肝癌通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确诊时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晚期肝癌的治疗难度大,生存率显著降低,而早期肝癌通过手术、消融等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60%-70%。因此,早诊早筛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危人群的重点筛查
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约80%的肝癌与乙肝、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相关。以下人群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1. 乙肝或丙肝感染者(尤其是未规范治疗者); 2. 肝硬化患者(任何病因,如酒精性、脂肪性、病毒性肝硬化); 3. 有肝癌家族史(直系亲属患病风险增加); 4. 长期酗酒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SH进展为肝硬化); 5. 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如食用霉变食物); 6. 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年龄相关风险升高)。
三、肝癌早筛的“黄金组合”
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筛查方法,无创、经济、易操作,可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肝脏肿块。
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约30%患者AFP不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增强CT/MRI:对超声可疑病灶进一步明确诊断,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血管侵犯。 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查1次;肝硬化患者每3-6个月复查。
四、警惕肝癌早期信号
肝癌早期可能无症状,但若出现以下表现,需立即就医: 1.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 2. 不明原因消瘦、乏力、食欲下降; 3. 皮肤或眼白发黄(黄疸); 4. 腹胀、下肢水肿(可能提示腹水)。
五、预防肝癌,从日常做起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感染是降低肝癌风险的关键。
规范治疗肝病:乙肝/丙肝患者需遵医嘱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定期随访。
戒酒限酒:酒精是肝癌的“催化剂”,长期酗酒者风险增加数倍。
远离霉变食物:避免黄曲霉毒素(常见于发霉花生、玉米)。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预防脂肪肝。
六、行动起来,别让肝癌“沉默”
肝癌虽凶险,但早诊早筛能显著改善预后。高危人群应立即制定筛查计划,并坚持定期复查。普通人群也应关注肝脏健康,体检时加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若筛查发现异常,请到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切勿拖延!
早一步发现,多一份希望!让我们共同守护肝脏健康,分享给身边的人,提高肝癌早诊早筛意识。本文仅为科普,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綦琦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