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免疫治疗已成为NSCLC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综述免疫治疗在NSCLC治疗中的科学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在NSCLC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主要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PD-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OS)。例如,在一项关键的III期临床研究中,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与单纯化疗相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ORR(47% vs 18%)和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6.4个月 vs 4.8个月)[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巨大潜力。驱动基因阳性是指肿瘤细胞内存在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这类患者对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较为敏感。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出现耐药,此时免疫治疗可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在靶向治疗和化疗后使用PD-1抑制剂,ORR可达40-50%,显著高于既往报道的10-20%[2]。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对所有NSCLC患者都有效。目前亟需研究精准筛选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的生物标志物。PD-L1表达水平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但不同研究中PD-L1阳性的截断值存在差异,一般以PD-L1表达≥50%或≥1%作为阳性标准。除PD-L1外,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指标也被认为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但尚需更多研究验证。有研究显示,高TMB的NSCLC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ORR可达40-50%,显著高于低TMB患者[3]。
未来免疫治疗的研究重点包括:1)探索免疫治疗的最佳联合治疗策略,如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以提高疗效和降低毒性。例如,一项II期研究显示,PD-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用于晚期NSCLC二线治疗,ORR可达35.6%[4]。2)开发新的免疫治疗药物和生物标志物,以精准筛选获益人群。目前,除了PD-1/PD-L1抑制剂外,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LAG-3、TIM-3等也在研究中。3)研究免疫治疗耐药机制,以克服耐药并提高疗效。免疫治疗耐药可能与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等因素有关,需要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
总之,免疫治疗已为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获益。未来免疫治疗有望与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相结合,实现NSCLC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免疫治疗领域的不断进展,相信将有更多新药和新疗法问世,为NSCL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参考文献: [1] Reck M, Rodríguez-Abreu D, Robinson AG,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6;375(19):1823-1833. [2] Zhou C, Wu YL, Chen G, et al. Erlo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CTONG-0901). Lancet Oncol. 2014;15(10):1215-1222. [3] Hellmann MD, Chaft JE, William WN Jr, et al. Pathological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nivolu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Lung Cancer. 2018;122:80-83. [4] Langer CJ, Gadgeel SM, Borghaei H, et al. Carboplatin and pemetrexed with or without 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sed, phase 2 cohort of the open-label
任小伟
阜南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