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然而,由于对口腔癌的认识不足,许多患者在早期未能及时识别和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口腔癌的"三要三不要"原则,帮助大家远离口腔癌的威胁,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一、三要原则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特别是有口腔疾病史、吸烟饮酒史的人群。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口腔内的异常变化,如黏膜白斑、红斑、溃疡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研究表明,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显著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保持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口腔炎症的发生。同时,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洁牙,去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研究表明,口腔卫生不良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避免刺激食物:长期食用过烫、过辣、过酸的食物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果,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研究表明,辛辣食物、高温饮料等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二、三不要原则
不吸烟饮酒:吸烟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口腔黏膜。长期饮酒也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因此戒烟限酒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不吸烟饮酒者的数倍。
不忽视疼痛:口腔疼痛可能是口腔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号。一旦出现口腔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研究表明,口腔癌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不滥用药物:随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可能引发口腔真菌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滥用。研究表明,药物滥用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三、口腔癌的早期症状
口腔癌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口腔黏膜出现白斑、红斑、溃疡等异常变化;
口腔疼痛、麻木、出血等不适;
牙齿松动、咀嚼困难;
颌面部肿胀、淋巴结肿大;
口腔异味、吞咽困难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癌,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四、口腔癌的预防和治疗
除了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治疗口腔癌: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口腔癌的认识;
避免口腔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饮酒、口腔卫生不良等;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
一旦出现口腔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期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
总之,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保持口腔卫生,远离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口腔癌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现口腔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口腔健康水平,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陈亮
安徽省立医院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