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康复期间的自我监测与合理用药

2025-07-16 08:27:01       3210次阅读

冠心病康复期间的自我监测与合理用药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病情恶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针对冠心病康复期的基本措施、特殊要点及患者如何自我监测和合理用药进行详细阐述。

冠心病患者在康复期需要遵循的基本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康复期的核心,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血小板、降脂、抗凝等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斑块;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采取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模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担;低脂饮食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低糖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对心脏的影响。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

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性治疗,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对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患者可参加心理治疗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也可进行放松训练、冥想等心理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运动康复

: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肌的耐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风险。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冠心病,患者必须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吸烟会导致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过量饮酒会损伤心肌,诱发心律失常。患者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量,以降低心血管风险。

在特殊要点方面,冠心病患者需注意:

心绞痛发作时的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并尽快就医。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必要时重复使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心力衰竭预防

:通过限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合理用药等措施预防心力衰竭。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和水肿;监测体重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迹象;合理用药可以控制心力衰竭的进展。患者应定期复查心脏彩超、BNP等指标,评估心功能状态。

心律失常监测

: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失常情况。心律失常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自我监测方面,患者需要:

监测症状

:记录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心绞痛是冠心病的重要症状,其变化往往提示病情进展。患者应详细记录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包括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以便医生评估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监测心律。血压、心率、心律是评估心血管状况的重要指标。患者应定期自测血压和心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律失常症状也应引起重视。

药物管理

: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患者应熟悉自己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并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合理用药方面,患者应该: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不规范用药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心血管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药物依从性

:提高药物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依从性差会影响药物疗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患者应提高依从性,按时服药,不漏服或多服。如有困难,可寻求家人或医务人员的帮助。

药物副作用监测

:注意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药物副作用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冠心病患者在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控病情变化。通过

郭延秀

无棣县人民医院

下一篇低剂量CT:肺癌早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上一篇卵巢癌患者手术后的化疗策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