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对脑的影响:鼻咽癌患者脑水肿的科学解释

2025-07-07 03:12:30       3222次阅读

鼻咽癌是一种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鼻咽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每年每十万人口1-2例,而在某些地区如东南亚和北非,发病率则显著增加。作为一种恶性肿瘤,鼻咽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放疗通过向肿瘤发射高能射线来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然而,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其中,脑水肿是放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脑水肿的成因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水分异常积聚,导致脑体积增大的病理状态。在放疗过程中,高能射线穿透脑组织时,会对脑组织细胞造成直接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破坏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从而引起脑组织的水肿。此外,放疗还会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得脑水肿进一步加重。

血脑屏障是脑组织与血液之间的重要屏障,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脑组织免受血液中有害物质的侵害。然而,在放疗过程中,高能射线会对血脑屏障造成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水分更容易进入脑组织,从而引起脑水肿。

脑水肿的症状

脑水肿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着脑水肿的存在,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癫痫发作、昏迷,乃至死亡。这些严重的症状提示着脑水肿的严重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头痛是脑水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患者可能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头痛,严重时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也是脑水肿的常见症状,通常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视物模糊通常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受压引起的。意识障碍是由于脑水肿导致脑功能受损引起的,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脑水肿的应对方法

针对放疗引起的脑水肿,临床上常采用以下措施:

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甘露醇和呋塞米等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脑水肿,通过促进水分的排出,降低颅内压。这些药物通过增加肾脏的排尿量,从而减少体内水分的积聚,减轻脑水肿。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水肿的发生。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保护脑组织,减少损伤。

调整放疗方案

:通过降低放疗剂量或缩短疗程,可以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脑水肿的风险。在制定放疗方案时,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脑脊液引流

:对于严重脑水肿的患者,可以采取脑室引流或腰穿放液的方式,快速缓解颅内压增高,改善症状。脑室引流是通过在脑室内放置引流管,将积聚的脑脊液引流到体外,从而减轻颅内压。腰穿放液则是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从而减轻颅内压。这些方法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康复治疗

:脑水肿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放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但也可能带来脑水肿等并发症。了解脑水肿的成因、症状和应对方法,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治疗期,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降低放疗对脑的影响,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谭菲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部

下一篇手术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角色与挑战
上一篇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的个体化治疗途径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