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上升,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了解其病因、早期症状、诊断及治疗原则,对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辐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生发展相关。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甲状腺癌的易感性,例如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病风险。儿童时期辐射暴露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头部和颈部放射治疗的人群。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因此,保持适量的碘摄入对预防甲状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隐蔽,可能包括颈部肿块、咽喉部不适、声音嘶哑等,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对于颈部质地硬、固定不动的肿块,应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就医检查。颈部肿块的出现往往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但因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良性甲状腺疾病或其他颈部疾病。
诊断甲状腺癌主要依靠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FNA)、血液检查等方法。超声检查能发现甲状腺内异常结节,评估结节性质,如大小、形态、边界等。细针穿刺活检通过取得结节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判断结节良恶性。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甲状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如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等,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为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核素扫描、PET-CT等影像学检查也可用于评估甲状腺癌的病变范围和转移情况。
治疗甲状腺癌的原则包括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全甲状腺切除术或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可彻底切除肿瘤,减轻肿瘤负荷,降低复发风险,为后续放射性碘治疗创造条件。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通过摄取放射性碘131,消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病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此外,对于部分晚期或复发甲状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是重要治疗手段,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甲状腺癌治疗需综合考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应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做到早诊早治。患者应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采用综合治疗手段,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总之,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恶性肿瘤,病因复杂,症状隐蔽,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加强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甲状腺癌的诊治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付晓凡
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