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胃癌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我国是胃癌大国,其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球的44%和50%,显示出我国胃癌的严峻形势。除了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胃癌患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与30年前相比,19到35岁的胃癌患者数量翻了一番,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理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均是影响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年人群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高盐、高脂、高热量的不健康饮食结构,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均显著增加了青年人群患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黏膜上生存的细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并增加胃癌的风险。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更高。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会导致DNA损伤和细胞增殖紊乱,长期作用下可能诱发胃癌。
遗传因素也是影响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等,会增加患者患胃癌的风险。此外,一些基因多态性也与胃癌的易感性相关。家族史中有胃癌患者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不良饮食习惯对胃癌发病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期高盐饮食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的风险。高脂饮食会导致肥胖,肥胖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胃癌。此外,过多摄入加工肉类、腌制食品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高亚硝酸盐食品的摄入,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方式对胃癌发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吸烟和酗酒均是胃癌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均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风险。此外,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理状态,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胃癌发病数激增,青年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与遗传、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要有效防控胃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胃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张慧
营口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