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程管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高危人群的筛查、诊断,到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肝癌全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性
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可以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例如,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而超声检查和CT/MRI扫描则有助于发现肝脏的异常占位。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AFP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
综合治疗策略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单一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疗效。因此,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该策略结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和药物,有计划、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例如,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长患者生存期。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围术期治疗策略
围术期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和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旨在术前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术后生存期。转化治疗通过治疗使原本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转化为可手术状态,实现根治性切除和长期生存。而辅助治疗则在术后应用,减少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时间。例如,对于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术前给予TACE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而术后给予辅助性化疗或靶向治疗,则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
免疫联合局部治疗
免疫治疗与局部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等)的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肿瘤负荷,改善患者预后。这种策略利用免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协同作用,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例如,研究发现,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生存期。
针对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
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uHCC),治疗目标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同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多学科团队(MDT)指导下,以OS为主要考量指标,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部分uHCC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放射治疗、系统性药物治疗(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总结
晚期肝癌的全程管理要求在MDT框架内,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患者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路径。通过高危人群筛查、综合治疗策略、围术期治疗策略、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以及针对不可切除肝癌的个体化治疗,可以为肝癌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全程管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此外,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疗也同样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病痛负担。总之,肝癌全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孟祥国
郓城唐塔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