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多个省市居高不下,甚至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这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入了解胃癌的形成因素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胃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家族胃癌史的人群,其胃癌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这提示遗传背景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如CDH1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遗传咨询和监测。
除了遗传因素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能够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长期未治疗的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因此,加强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对于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摄入高盐、高脂和熏制食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都被证实与胃癌的发生有关。高盐饮食可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高脂饮食可促进胃黏膜炎症,增加胃癌发生;熏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而新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可降低胃癌风险。因此,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于预防胃癌至关重要。
精神压力过大、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胃癌的潜在诱因。长期精神压力大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屏障受损,增加胃癌风险;吸烟可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炎症反应,增加胃癌风险;过量饮酒可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戒烟限酒,对于预防胃癌同样重要。
为了应对胃癌高发的现状,我国应采取以下预防对策: 1. 加大胃癌筛查力度: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具有家族胃癌史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实现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发现早期胃癌,提高治愈率。
加强幽门螺杆菌防控:通过推广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减少因感染引起的胃癌风险。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方法筛查,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风险。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高盐、高脂和熏制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戒烟限酒,降低精神压力,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增强防治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政府、医疗机构、媒体等应加强胃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重视胃癌的二级预防:对于已经发现的胃癌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同时,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胃癌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公众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大筛查力度、加强幽门螺杆菌防控、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大科普宣传等措施,有望有效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居民健康。胃癌的预防不仅需要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努力,更需要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共同对抗这一健康威胁,为我国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陈琛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