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详细解读肺癌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帮助公众提高对肺癌的警惕性,尤其是对发热和气喘这两种常见症状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一、临床表现
肺癌患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血痰、胸痛等典型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发热和气喘也可能是肺癌的信号。发热可能是由于肿瘤坏死引起的炎症反应,而气喘则可能与肿瘤压迫气道或侵犯胸膜有关。因此,对于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和气喘,尤其是伴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肺癌的咳嗽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或咳痰,与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同,往往不易缓解。血痰是肺癌的另一典型症状,痰中带血或咯血可能是肿瘤侵犯血管所致。胸痛则可能由肿瘤侵犯胸膜或肋骨引起,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尖锐疼痛。
二、检查
1、致癌危险因素评估
肺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我国将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铀、氡等;(3)合并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因此,评估有无危险因素对于排除肺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胸部影像学检查
低剂量CT检查是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可以对肺部结节肿块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如结节密度、形态,有无分叶、毛刺、胸膜牵拉,与周围组织及器官的关系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与常规CT相比,低剂量CT辐射剂量更低,更适合于健康人群的筛查。
3、痰液细胞学检查
痰液细胞学检查是通过检查患者痰液中的细胞来发现肺癌细胞的方法。对于中央型肺癌,尤其是伴有血痰的患者,痰液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通过连续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率。
4、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支气管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刷检等操作,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明确诊断。
5、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等获取的组织标本,经过病理医生的显微镜检查,可以明确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一旦出现发热、气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警惕肺癌的潜在风险,守护健康。
李艳会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