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尤其在我国,其与肝癌的关联性不容忽视。根据研究,肝癌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感染发展而来,因此,防控乙肝对于预防肝炎和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乙肝防控的重要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预防乙肝和实现肝癌的早期发现。
乙肝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全球范围内,约有2.57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其中肝癌是主要死因之一。乙肝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的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
乙肝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措施。我国自1992年起大规模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率和新生儿感染率。乙肝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肝癌风险。
避免高危行为
不安全性行为和共用注射器等行为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广安全性行为教育和提供清洁针具,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
母婴阻断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通过母婴阻断措施,如在分娩时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血液制品筛查
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筛查,确保所有输血和血液制品都是安全的,可以避免乙肝通过血液传播。
肝癌的早期诊断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定期进行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AFP)检测是实现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肝脏彩超可以发现肝脏的异常结构,而AFP是肝癌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其水平的异常升高往往提示肝癌的存在。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癌并及时进行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结论
乙肝防治与肝癌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通过疫苗接种、避免高危行为、母婴阻断和血液制品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和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定期进行肝脏彩超和AFP检测,可以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生存率。此外,公众教育和提高健康意识也是控制乙肝传播和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重要方面。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乙肝相关疾病的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乙肝和肝癌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也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减少乙肝和肝癌带来的影响。
钟跃思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