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女性群体。例如,2025年3月,38岁的李女士,尽管生活方式健康规律,无烟酒史、每周健身3次、饮食清淡,仍被确诊为肺腺癌。这并非个案,据《国家癌症中心2025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非吸烟者肺癌发病率较2015年增长了217%,其中女性占比高达68%。这场被称为“无烟之殇”的疾病背后,隐藏着PM0.1超细颗粒、慢性炎症风暴、基因易感性等多重因素。
PM0.1超细颗粒物是直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可以穿透肺部的深层组织,对肺组织造成严重损伤。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0.1的环境中,会显著增加肺癌的风险。研究表明,这些超细颗粒物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增加氧化应激,从而可能促进肺癌的发生。
慢性炎症风暴是指持续的低度炎症状态,可能由空气污染、感染、肥胖等多种因素引起。长期的慢性炎症状态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从而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炎症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炎症既可以是肿瘤发生的结果,也可以是其促进因素。
基因易感性是指个体在遗传水平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研究发现,携带某些易感基因的女性,即使不吸烟,其肺癌风险也显著高于常人。这些易感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致癌物的代谢能力,或者影响细胞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鉴于以上因素,建议女性非吸烟者采取以下预防和生活方式调整措施:
减少PM0.1暴露:尽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时佩戴N95口罩,以减少吸入超细颗粒物。
控制体重:肥胖可诱发慢性炎症,增加肺癌风险。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维持理想体重,有助于降低慢性炎症水平。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熬夜、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
健康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红肉、加工肉类摄入,有助于降低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
戒烟限酒:虽然不吸烟,但也要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避免过量饮酒,以减少对肺部的额外损伤。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抗疾病。
总之,女性非吸烟者也应重视肺癌的预防工作,从生活方式、环境等多方面入手,降低肺癌风险。同时,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肺部健康,远离“无烟之殇”。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的健康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癌的风险,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肖吉亮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