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综合探讨血清学筛查与胃镜检查在胃癌预防中的应用,并提供科学的预防指南。
胃镜检查在胃癌诊断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通过直接观察胃黏膜,能够发现息肉、溃疡、黏膜异常等病变,并可通过活检确诊。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癌前病变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以密切监测病变进展。对于普通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这有助于及早发现胃癌的征兆。对于那些对胃镜检查感到恐惧或耐受性差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减轻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血清学筛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初筛手段,包括胃功能三项检查,即胃蛋白酶原(PGI/PGII)、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PGI/PGII比值下降和PGII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萎缩性胃炎,而G-17水平升高则提示胃窦部病变,降低则提示胃体萎缩。Hp抗体检测有助于确认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但需结合呼气试验判断其活动性。当患者不便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时,可以先通过血清学筛查,若结果异常再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
碳13/碳14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方法。幽门螺杆菌作为胃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评估胃黏膜状况。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进行根除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能够观察胃的形态、蠕动及充盈缺损,对较大的病变较为敏感。然而,在发现早期微小病变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钡餐造影发现可疑病变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综合以上筛查手段,建议公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胃癌筛查方案。对于有胃癌家族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定期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除了筛查手段,预防胃癌还需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建议公众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盐、高脂、腌制食品的摄入;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缓解压力。此外,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预防胃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不良饮食习惯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可增加胃黏膜损伤,高脂饮食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形成,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预防胃癌至关重要。
吸烟和酗酒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增加胃癌风险;长期大量饮酒可损伤胃黏膜,促进胃癌的发生。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缓解压力,对预防胃癌也具有积极作用。长期精神压力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黏膜,诱发胃癌。因此,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压力,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对于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根除治疗,以减少胃癌的发病率。
总之,通过科学合理的筛查手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胃癌,保护公众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胃癌的早诊早治、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王华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