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HCC),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由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ICC)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CHC)组成,其中肝细胞癌占比高达85%至90%。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癌症中排名第六,而死亡率则位居第四,每年新增病例约84.1万例,死亡人数达到78.2万人。在蒙古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高,而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约为26/10万,死亡率为23/10万,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我国占据了全球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的一半。
肝癌的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肝细胞的DNA损伤和基因突变,进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科学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标志物中,甲胎蛋白(AF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其在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60%-70%。然而,AFP水平的升高并非肝癌特有,还需结合其他标志物如AFP-L3、DCP(去羧基凝血酶原)等进行综合评估。近年来,基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也在研究之中,旨在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另一重要手段。超声检查因其无创、便捷和经济的特点,在肝癌筛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AFP升高或有慢性肝病背景的患者,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是必要的。CT和MRI检查则因其高分辨率和对肝脏结构的清晰显示,成为肝癌诊断和分期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对于小肝癌的检出,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技术进展方面,分子影像学和液体活检技术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分子影像学通过标记特定的分子探针,能够更精确地识别肿瘤细胞和监测肿瘤的微环境变化。液体活检则通过检测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或DNA,为无创性肝癌筛查提供了新的方向。
总之,肝癌筛查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不断进展,提高了肝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可能性。通过综合运用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合个体的肝病背景和风险因素,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肝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肝癌筛查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将进一步提高,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
樊尧
五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