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极高和进展迅速,被誉为“癌中之王”。胰腺癌的发生位置在胰腺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位于腹部深处,负责分泌胰液帮助消化,同时产生胰岛素调节血糖。胰腺癌的自然病程较短,治疗难度大,预后非常差,五年生存率仅有个位数百分比,因此对其认识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胰腺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中,吸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酒精摄入过多、长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以及家族遗传史等也被认为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胰腺损害会引起胰腺组织的反复炎症和修复,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病变隐匿深藏,常常难以被及时发现,这也是胰腺癌诊断率低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的重要原因。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痛感常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可能涉及背部。消瘦和全身乏力也是常见表现,提示机体营养状况和功能受损。黄疸则多见于肿瘤阻塞胆管时,患者皮肤、眼球巩膜出现黄染,尿色加深,便色减浅,这一症状在胰头癌患者中尤为常见。另外,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胰腺癌进展迅速,单靠手术难以根治,综合治疗成为规范。外科手术仍是胰腺癌治疗的核心,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减轻症状及延长生存时间。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异,常见的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辅助化疗作为术后重要手段,可以进一步控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近年来,放疗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也在研究和应用中,旨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胰腺癌之所以预后极差,主要是因为它在早期难以发现,且在诊断时往往已存在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使得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加上胰腺的解剖位置特殊,肿瘤容易侵犯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风险和复杂度较高。患者的生存率低,极大地挑战着患者和医学工作者。因此,加强对胰腺癌的早期筛查、风险评估及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总之,胰腺癌是一种恶性度高、进展快的消化道癌症,因其缺乏明显的早期症状,导致诊断常在中晚期。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为辅,整体预后不理想。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识,改善早期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是今后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要方向。
梁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