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旨在从疾病的原理知识角度,为读者提供关于胃癌的详尽介绍。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胃癌的发病原理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胃黏膜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机制,形成肿瘤。
胃癌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胃癌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这与某些遗传基因的变异有关。遗传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细胞内信号传导异常,增加胃癌的风险。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高盐、高脂、熏制和腌制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长期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损伤,增加癌变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慢性胃炎的细菌,长期的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的癌变。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炎症反应和DNA损伤。
慢性胃炎和胃息肉
:长期的慢性胃炎和胃息肉等病变,若不及时治疗,也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些病变会导致胃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基因突变,增加癌变的风险。
胃癌的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持续性上腹痛、呕血或黑便等较为明显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侵犯胃壁、出血和梗阻等因素有关。
消化不良
:胃癌早期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与胃黏膜炎症、肿瘤生长等因素有关。
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耗性症状。这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影响食欲等因素有关。
持续性上腹痛
:随着肿瘤的增长,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可能为隐痛、胀痛或剧痛。这可能与肿瘤侵犯胃壁、引起梗阻等因素有关。
呕血和黑便
:当肿瘤侵犯血管时,患者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这提示肿瘤可能已经侵犯到胃壁较深的部位。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活检。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异常情况,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胃癌。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异常情况,如溃疡、肿块、出血点等。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胃癌,提高治愈率。
活检和病理学检查
:对于胃镜下发现的可疑病变,可以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胃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为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对于中晚期胃癌,可能需要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手术方式包括胃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等。
化疗和放疗
:对于中晚期胃癌,可能需要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化疗可以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症状。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对于部分晚期胃癌患者,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靶向治疗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点进行治疗,提高疗效;免疫治疗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预防胃癌
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和预防。
合理饮食
:避免长期高盐、高脂、熏制和腌制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合理饮食可以降低胃癌的风险。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饮酒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可以降低胃癌的风险,改善预后。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等体检项目,可以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治愈率。对于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和预防。
总结而言,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了解胃癌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于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
刘芹
南京鼓楼医院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