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治疗新进展:利妥昔单抗与化疗的协同效应

2025-06-05 08:03:04       3243次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FL),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以肿瘤细胞主要起源于滤泡中心B细胞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策略也不断更新。近年来,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FL治疗的新标准,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本文将探讨这一联合治疗策略的机制及意义。

首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药物,其作用机制是特异性结合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该分子在正常和恶性B细胞表面均有表达。利妥昔单抗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调动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发挥抗肿瘤作用。其结合CD20后,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从而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

其次,化疗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其机制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来抑制肿瘤生长。然而,化疗药物的非特异性也导致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限制了其应用。利妥昔单抗的加入,通过增强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提高了治疗效果。

尽管联合治疗展现了显著的疗效,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患者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存在差异,因此,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变得尤为重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利妥昔单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在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卓越的疗效,但其应用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加入到FL的治疗中,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王春燕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下一篇《揭秘肺鳞癌:它为何成为威胁肺部健康的“隐形杀手”》
上一篇早期结直肠癌的预防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