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占比最高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左右。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后的复查工作对于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发现复发和转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查的相关项目、流程及其重要性,以增强患者对复查的认识和配合度。
术后复查项目
1.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术后复查的基石。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浅表淋巴结触诊
:检查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区域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肿大淋巴结可能提示疾病复发或转移。 -
胸腹部视诊和触诊
:观察胸腹部形态、皮肤色泽,检查有无压痛、肿块等,这些体征可能与肿瘤复发或转移有关。
体格检查简便快捷,是发现异常情况的第一道防线。
2. 采血检查
采血检查是术后复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 -
血常规
: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如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 -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CA125(癌抗原125)、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及细胞角蛋白片段19等,虽阳性率约70%,但它们是监测肿瘤生长或复发的敏感指标,对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键手段: -
胸部CT
:作为常规复查项目,胸部CT能够发现肺部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是监测肺部情况的首选检查。 -
腹部检查
: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肾上腺等腹腔脏器是否有转移。 -
骨扫描
:对于有骨痛症状的患者,骨扫描是排查骨转移的重要检查方法。 -
PET-CT
:虽然PET-CT能够提供全身代谢信息,但因其高昂的费用和辐射剂量,目前并不推荐作为常规复查项目。
复查流程及目的
术后复查的主要流程包括定期到医院进行上述检查,并与主治医生进行详细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的目的在于: -
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通过规律的复查,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的异常变化,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
评估疗效
:复查结果有助于医生评估当前治疗方案的效果,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指导后续治疗
: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监测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
改善预后
: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和转移,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结语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查是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充分认识到复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安排的检查项目。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定期的复查,我们能够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和生活希望。
张世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