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夺走近90万人的生命。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超过80%的肝癌病例可以通过科学防控来避免。本文将综合2024年《柳叶刀·胃肠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系统阐述肝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首先,了解肝癌的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肝癌主要发生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其中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是主要原因。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是全球肝癌的主要病因。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防控肝炎病毒的传播、限制酒精摄入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肝癌的首要措施。
其次,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联合肝脏超声检查是筛查肝癌的主要手段。AFP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水平的异常升高往往提示肝癌的存在。肝脏超声检查则可以发现肝脏内的异常肿块。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或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接受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肝癌患者,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可以明确肿瘤的分期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是当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性。手术切除是将肿瘤及其周围的部分正常肝组织切除,以彻底清除肿瘤。肝移植则是将整个病变肝脏切除,并将健康供肝植入患者体内。这两种方法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肝功能尚可的患者。而对于中晚期患者,局部消融治疗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等,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破坏肿瘤组织。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血管,阻断肿瘤的血供,同时释放药物杀死肿瘤细胞。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缓肿瘤进展。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这两种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晚期肝癌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此外,肝癌的综合治疗策略也在逐渐发展。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化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生长。化疗和放疗可以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部分患者,还可以考虑采用立体定向放疗等先进技术,精确照射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总之,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通过科学防控、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我们有望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肝癌将不再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而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常见病。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战胜肝癌,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李启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