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的症状识别、预防策略、早期筛查和治疗手段,以帮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胃癌,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症状识别
胃癌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或轻微疼痛,这些症状容易与普通胃病混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持续性上腹疼痛、呕血或黑便等较为明显的症状。因此,对于任何持续的上腹部不适,都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检查。
预防策略
1.
健康饮食
:减少高盐、高脂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有助于降低胃癌风险。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2.
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的长期摄入均被证实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长期饮酒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镜筛查,对早期发现胃癌有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风险;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早期胃癌。 4.
遗传因素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筛查。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早期筛查
早期胃癌的筛查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胃黏膜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年龄超过40岁、有慢性胃病史、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等,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此外,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是胃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癌相关抗原等,可辅助胃镜检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治疗手段
一旦确诊胃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切除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对于晚期或已发生转移的胃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放疗可局部控制肿瘤,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部分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或激活机体免疫反应,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总之,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筛查。通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并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对于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胃癌的预防和筛查,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提高生存质量。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胃癌的高发态势,保护人民健康。
盛朗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