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症的核心问题在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缺血、缺氧乃至坏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恢复血流,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动脉痉挛。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下的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斑块,这些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流。血栓形成是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可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动脉痉挛是指血管平滑肌的不自主收缩,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受阻。
支架植入术后,虽然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但并非一劳永逸。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仍需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血液中的LDL-C进入动脉内膜后,被氧化修饰,激活局部炎症反应,吸引巨噬细胞吞噬氧化LDL-C,形成泡沫细胞,最终导致斑块的形成。此外,LDL-C还可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进一步加剧动脉狭窄。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术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调整生活方式 支架术后患者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首先,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使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其次,遵循心脏健康饮食原则,增加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此外,保持心理健康,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对降低胆固醇水平也有积极作用。
定期体检监测 支架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胆固醇水平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高胆固醇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LDL-C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胆固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积极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动脉内膜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过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问题,加重心血管负担。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术后应积极戒烟限酒,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学习健康知识 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术后应积极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了解冠心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技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调适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的高胆固醇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监测,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这不仅需要患者自身的坚持和努力,也需要医疗团队的专业指导和家属的支持与鼓励。只有坚持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冠心病患者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王翼凤
长治市人民医院